儿童如何用感觉来发展自己

作者:孙瑞雪

 

关于儿童如何用感觉来发展自己的理论,大约有近百年的发展史了,从卢梭到近代的蒙特梭利、皮亚杰,他们都阐述了这样一个教育观点--儿童依靠感觉来认知。

  1762年,卢梭在他的《爱弥儿》中提出:感觉是知识的门户,感觉教育可以把人从独崇理性的驯化中解放出来,成为“自然人”。

  这里卢梭所说的“理性”就是我们所说的认知。他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斯巴达妇女在等待着战事的消息,她的5个儿子都在军队里。一个奴隶来了,她战栗地问:‘有什么消息?’奴隶回答说:‘你的5个儿子都战死了。’‘贱奴,谁问你这个?’‘我们已经胜利了!’于是,这位母亲便跑到庙中去感谢神灵。”

  卢梭认为,这样的人会常处在自相矛盾中,她的感觉和认识是分离开的。用心理学的说法是这样的人内在分裂而常处于焦虑状态,他经常在内心的倾向和应尽的本分之间徘徊犹豫。因此,他既不能成为一个人,也不能成为一个好公民。对于这个内外不能一致的人,卢梭问:“他要同时成为这两种人,该如何做到呢?”

  卢梭是要告诉我们,注重感觉才可以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真实的人、统一的人,而真实的人才可以靠近真理。全然依靠理性,我们会被驯化成社会或是某人或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工具。

  跨入1900年后,在这一百年中我们选举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蒙特梭利。“感觉教育”是蒙特梭利教育的核心部分。她认为:感觉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她这样定义的教育是什么呢?她说:“经由科学的观察,已经证明教育不是教师给予学生什么东西;教育乃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活动过程,受教育并不是听讲,而是从环境中汲取经验。”她进一步具体解释说:“活动是真正人格的一部分,是无法以其他取代的。不活动的人会受到根本存在的伤害,成为被人生所遗弃的人。”身体感觉的过程会如此地被人强调!稍加一点解释,这里的“被人生所遗弃”,不是被别人的人生遗弃,而是被自己的人生所遗弃。简言之,不让儿童感觉与经验,意味着让儿童失去自己的人生。

  我们的教育是以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为平台的,多年的教育实践证实了两点:儿童是自我教育的,儿童是通过感觉发展和创造自己的。

  皮亚杰的成就是认知发生论,但是,用他的理论来讲感觉的重要性,也再合适不过了。

  皮亚杰的发展阶段论阐述了人0—15岁的认知发展。

  3岁的贝贝有一天遇到了一只“疑似猫”。她好奇地走近它,它却跑掉了。她叫它“吉吉”。下午,她又吃惊地看到另一只“疑似猫”用后腿站立着,“吉吉坐了起来?”她开始注意这个“疑似猫”和猫的不同点。有一天,母亲告诉了她一个正确的名称“松鼠”。

  在这个例子中,皮亚杰抽离出的是认知,但有血有肉的部分是感觉和心理活动。根本没有人可以替代感觉、知觉、经验这些过程。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12岁以后的孩子才可以不依靠实物来认知。实际上在我们的周围,太多的人根本就没有发展到12岁。他们被过早地剥夺了感觉。在12岁以前,认知必须使用实物,这就是为了保证儿童的感觉、知觉、经验顺利过渡到认知。

  这些关于感觉教育的理论都是经典理论。历史上所有的教育家都一致阐述了他们透过观察发现的儿童认知的秘密。这个秘密的发现促使了教育的变革,不断改善着儿童的生存状态,改良了人类的进化,促进了社会文明的发展。

  但是,这样一个历经了近一百年,几乎接近常识的发现,并没有普遍地被我们今天的父母接纳,也没有被我们应用在儿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并没有被大多教育机构中的教育者接纳,也没有在学校教育中被贯彻和实施,没有体现在课程、教学方法或者老师的言语中。

  因为我们和人类历史上的儿童教育学家们只是擦肩而过,仍不曾相知。

  许多妈妈不容许孩子吃手、不允许孩子抓摸、不允许孩子玩土……一个劲儿地说着“不讲卫生”、“听话”,而致使孩子焦虑地大哭;许多教育者让6岁的孩子速算;还有许多我们熟知的教育方法,比如老师站在前面教孩子,“1是个棒棒,2是个鸭子,3是个耳朵”……类似这种根据成人的想象而设计的教育方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不了解人成长的历程,而想当然地使用灌输和驯化,这种破坏儿童成长的教育模式却被我们延续了下来,我们要从这样的教育观中惊醒。

  感觉不仅让孩子发现简单和基本的物质世界,也让孩子发现基本的内在世界……儿童完成了基本的感觉后,感觉的能力就如同认知的能力一样,会在这种基础上被提升。

 



亲子依恋
上一篇:希望被人遗弃的小男孩
下一篇:儿童游戏的意义与功能(书摘)

    •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嘉瑞巷18号
      金匙望湖大厦西面1号门
      623室
    • 咨询热线:0512-6593-4330

      180-1558-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