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恐惧情绪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一旦谈及到我们不熟悉不了解的生物,脑海里一般会出现很多恐怖的想法。前面提到我们的想法会影响到自己的感受,但是我们说出的话也会影响别人的感受。位于荷兰的伊拉斯姆斯大学心理学院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研究人员拿了一笼蒙古沙鼠展示给一群母亲看,这些母亲的孩子大概都在8~12岁。研究人员告诉其中一部分人,这种动物十分危险;又告诉另一部分人,虽然这个物种来自其他国家,但是它们非常温顺友善。

然后研究人员会告诉这些母亲,它们的孩子要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蒙古沙鼠。在此之前,研究人员会留出一点时间让母亲帮助孩子做一下事前准备。然后,接收了蒙古沙鼠负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接触沙鼠的时候,显得极不情愿。而那些接受了此物种正面信息的母亲,她们的孩子在触碰沙鼠的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任何不适的情绪。

这样的实验结果并非出人意料。我们的家庭领域的确会对孩子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毕竟,对所有人而言,家庭是信任感被最先孕育出来的地方。我们会传授给孩子道德准则、价值观念,教导他们区分善恶、分辨是非。但是我们无意间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成为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阻碍,就像上文提到的那个实验,那些害怕蒙古沙鼠的母亲也会对孩子的感受造成影响。

其实,这些母亲并没有做错什么。要是母亲鼓励孩子去接近吃人的蒙古沙鼠才让人惊恐!我们教导孩子在过马路的时候,一定要看两边,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要勤洗手并且要天天刷牙。但是这些告诫中所隐藏的情绪就是不信任,这种情绪会阻碍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脚步。

 

 

 

 

 

在这里,最佳状态疗法就有它的用武之地了。在上面那个实验中,那些母亲、孩子、科学家还有蒙古沙鼠都处于当前的最佳状态。不过母亲可以这么对孩子说:“不要随便去碰这只沙鼠,它会咬人。但是站在旁边看看也无所谓,这个小动物长得还挺酷。”这个时候,母亲释放出的信号是孩子你不能过分信任蒙古沙鼠,要对它有所提防,但是它还是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你不需要喜欢或者纵容沙鼠的攻击性,它的攻击性只是会导致别人不愿意触碰它而已。尽管这样,蒙古沙鼠还是值得被尊重的,我们也应从不同再一次审视它,而不是抗拒了解这种动物。

当科学家有意识地教导孩子去接近或是恐惧一种动物时,整个过程都会顺利得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被训练去接近这种动物的孩子会提出更多关于这种动物正面的问题,而被告知要拒绝触碰该种动物的孩子则会找到更多关于这种动物的负面信息。

由此可见,带有偏见的信息会对他人产生一定的暗示。要是父母对某种事物、汽车、性别、 宗教或者肤色有偏见,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也会继承这种偏见,还有这种偏见引发的恐惧情绪,而且他们还会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加深对这种事物的恐惧情绪,而不会开导自己驱逐这种恐惧。

那些父母就害怕去看牙医的孩子更倾向于提出“去看牙医会不会很疼”此类问题,而不会问父母看完牙医后可否得到什么奖励。

 

摘自《你内心的无能为力,来自对世界的恐惧》

 

 

 

说明:文章内容和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如原作者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苏州尚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小编,联系QQ3440291830



亲子依恋
上一篇:为什么我们会失去孩童时期的记忆?
下一篇:蒲公英小孩和兰花小孩

    •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嘉瑞巷18号
      金匙望湖大厦西面1号门
      623室
    • 咨询热线:0512-6593-4330

      180-1558-1230